随着全球经济逐渐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多种多样的转变正在进行之中,而且发生的速度也是各有差别,因此投资者必须有能力应对这些转变。
想要驾驭好当前的投资图景的确是一大挑战,而且将会展示出波动性。由于缺乏即将爆发的地缘政治风险,而且在当前温和经济增长、通胀和经济逐步复苏的情况下,股市的中期前景开起来非常正面。
股市投资者可以系统地利用可能在这次转变中出现的恐慌情绪。缓慢上升的利率——如果它们反映了经济的某种程度增长,即便只是温和增长——有利于股市。
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美国正从量化宽松(QE)向“缩减购债”以及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转变,这可以从美联储最近的一些声明中得到佐证。消费者信心不断增长,这要归功于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财政政策不再是需求的拖累,相反却成了需求的促进因素。就业市场的前景不断改善,但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就业参与率下降,从而令整体失业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美联储最新版本的前瞻性指引是其沟通模式的进化的结果,同样也是该转变的一部分。尽管英国和美国的前瞻性指引似乎处于相同的境地,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方却大不相同。
欧洲分裂
在欧洲,由于偿还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银行贷款迟滞以及欧元强劲造成的金融环境仍旧趋紧,欧洲央行拥有实施进一步宽松政策的空间。尽管欧洲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经济持续改善,潜在的低速增长环境、对结构性改革的持续需求,以及政治挑战仍旧存在。
其他挑战包括在欧元区内部实施银行业联盟、不寻常的高失业率,以及通缩风险。不过,那些挑战已经广为人知,而且应该已经被市场计入。
欧洲最新面临的挑战——乌克兰危机凸显了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后者提供前者30%的供应量。已经做好的通过一些工程获取能源的方案目前似乎已经偏离轨道,或者至少搁置在一边了。
日本和中国面临的压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年半前推出的三支箭(更灵活的财政政策、更激进的货币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将日本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结构性改革或许是这三支箭中最具挑战性的。尽管日本工资增长看起来能够实现,如果该政策实施的时间与潜在的需求脱节,或者损及企业转移价格上涨的能力,这肯定令企业利润受到打击。
日本企业必须继续将精力放在提振经济增长上,以缓和利率上升和人口变化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这一点至关重要。日本政府债务占GDP之比超过了220%,并且正在进入人口萎缩的第五个年头。其日益衰老的人口将受益于储蓄利率的提高,但由于该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大于65岁(几乎是儿童的两倍),老年人额外多出来的储蓄收入不大可能创造出能够抵消利率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消费增长,尤其是在缺乏进一步结构性改革和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
中国同样经历着重要的转变。该国经济发展模式正从以投资驱动到消费推动的转变中,而培养中产阶级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该国巨大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实施正确的政策以及保持政治稳定成为该国政府的一大挑战。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实施,以及从直接指导的金融系统到更具效力的经济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
找到实体经济的增长点
当下投资者必须询问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在持续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以何种速度进行下去。当然,该调整进程将在多个阶段继续下去,但这将需要应对不同寻常的双面经济现实:在潜在经济复苏下的风险资产价格。尽管两者紧密相连,资产价格的复苏却跑在了潜在经济增长的前面,因为系统性风险一衰退,充裕的流动性就推升了资产价格。
投资者需要看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进入“实体”经济。尽管回购和派发股息一直较为流行,我们应该期待资本支出以及并购上升。
尽管地缘政治风险(俄罗斯、新形市场选举以及中国金融体系)和新的模型将催生出不确定性,它们同样为投资者提供了攫取利润的一块肥沃的土壤。从市场角度看,估值不是很便宜,但按照历史标准也不贵。新兴市场尤其便宜,而且投资者不应该忽视。关键是找到正确的股票。